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从1928年到1936年,张学良创造了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三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彪炳千秋的业绩。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4年之久。进入晚年时期的张学良,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期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关心当年精心兴办的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在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复校期间,亲自为taptap手机在线登陆题写校名,并担任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名誉校长和校董事会名誉主席。张学良的一生是伟大爱国者的一生,他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永留青史,为世人敬仰。
为纪念张学良的丰功伟绩,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张学良文献资源的多方面收集、整理,并于2009年开始建设张学良文献数据库。张学良文献数据库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张学良文献目录集,主要包括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以及全国重点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香港、台湾部分公共图书馆等与张学良相关的图书、电子图书等文献资源,共收录公开出版发行的有关张学良将军的图书共324种,以目录和内容摘要的形式列出;
第二部分为张学良文献数据库:张学良是与20世纪同生同行的历史老人中最具特色和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他经历和目睹了一个完整的世纪,而且中华民族在20世纪30年代所经历的两次事关全东北和全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大事件——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均与他息息相关。遗憾的是,由于张学良复杂的人生经历,在官方档案中很少能见到有关他的原始记录,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2001年70年之间有关他的档案几乎是一片空白。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学良将1931年至2001这70年间的日记、书信、照片、手稿和100多盘磁带等捐献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善本与手稿图书馆(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保存,图书馆对张学良的资料做了复制、整理、分类与编目工作,并定名为“张学良、赵一荻文件与口述资料”( The Peter H.L. Chang and Edith Chao Chang Papers and Oral History Collection。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有幸收藏到这份珍贵资料的全部缩微胶片。内含珍贵的极具史料价值的张学良的个人档案信息。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对张学良缩微胶片进行了全文揭示工作,形成张学良文献数据库。
第三部分为张学良作品集(正在建设中)。
冶金科学与技术文献数据库(网址:http://210.30.202.242:9088)
冶金科学与技术文献数据库是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在建的特色文献数据库。该专题库涵盖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冶炼(黑色金属冶金学)、黄金和珠宝、矿业工程、金属学&物理冶金、一般性问题等学科专业。该库文献语种多元、类型多样,目前已上线本馆收藏的黄金与珠宝类以及冶金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文献4018种,其中外文文献807种,会议论文5种,期刊255种,中文文献2953种。该专题库不断有补充资源加入,实现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本数据库仅限于本校师生访问、下载。
古籍善本数据库
taptap手机在线登陆图书馆319室古籍阅览室收录《中华再造善本》、《文津阁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
《中华再造善本》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它是文化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总结历史上典籍散佚的经验教训,确保珍贵典籍的传承安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所谓善本,是指时代较为久远的精心校勘的刻本以及手抄本、手稿、碑帖、拓本。目前,全国仅图书馆系统即收藏古籍2750万册,其中善本250万册。现存古籍善本中传世孤本只有45000余种,准孤本(仅存两部)约4100种,出于保护古籍的需要,它们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利用率较低。这些现存的珍善本古籍亟待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基于此,文化部、财政部会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提出启动兼顾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
这一工程拟将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复制,适量出版。并根据所选用底本的文物、学术价值和版本特点,采取不同的“再造”方式,把那些传世孤罕、十分珍贵的古籍善本再行出版,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善本古籍,使那些珍存于深阁大库。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单是宋元以前版本就达750余种,已远远超出了《四部丛刊》的数量。选录范围以我国内地收藏为主,今后陆续将与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接触,最大范围涵盖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
版本选择方面,为保证再造善本的学术质量,在尽可能选择卷帙完足的版本的同时,采用同书同版配补的原则。同时,兼顾时代早晚,选收版本坚持大抵宋元以前从宽,明清两代从严的原则。“再造善本”所收每一种书均撰写提要,简介作者生平、考辨版本源流、评述其学术价值,在遴选编纂方面体现出系统性、权威性,在出版方面体现出高质量、高品位是“再造善本”的最大特点,也使得该丛书具有了极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
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承担了再造善本的编辑出版工作,首批成果已于2002年12月出版发行。 这次采用影印形式,依据原书版式,拍摄制版印刷,精工细作。八开本,线装。封面颜色为仿清代内阁大库藏书封面磁青色,函套为蓝布四合套。装帧精美典雅,凸现其不失真、有新意、高质量、高品位的“中国气派”。
教育部为确保珍稀善本的传承和利用,实施了《中华再造善本》进校园计划,向全国100所高校图书馆免费配备价值超过300万元的《中华再造善本》。taptap手机在线登陆作为获赠的学校之一,学校图书馆对《中华再造善本》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在图书馆319室成立了古籍文献阅览室,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科研条件。